QAC被認為是適合在公共環境中使用,從而減低有害微生物的消毒劑

根據文獻Nakata et al., Evaluation of an Automatic Fogging Disinfection Unit. Eviron. Health Prev. Med., 2001(6), 160-4.
生活環境中的表面污染有助傳染病傳播。 在公共環境進行定期消毒滅菌是減少病原體和保障公眾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消毒劑的有效成份、配方、濃度、使用方法(如噴霧、擦拭等)和其他環境因素(如相對濕度、溫度等)。
這份研究報告詳述了在醫院手術室內使用自動霧化消毒裝置的實際消毒效果。
研究設計:
在108-217立方米的手術室裏測試以下消毒劑:
- 0.2%次氯酸鈉(NaClO,俗稱漂白水)
- 酸性電解水(有效成分為次氯酸(HOCl))
- 0.5%戊二醛(醛類消毒劑)
- 0.2%苯扎氯銨(俗稱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QAC))
手術室內的通風系統在消毒測試前處於關閉狀態。消毒測試以固定的自動霧化消毒裝置進行,該裝置可均勻噴灑直徑約10 微米的顆粒。 消毒劑量為每立方米約30-50毫升。手術室的通風系統於噴灑消毒完成後15分鐘重新開啓。
研究結果與摘要:
研究針對每種消毒劑對芽孢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滅菌效果。手術室內所有樣本採集點(如牆壁、地板及其他表面1)的結果顯示0.2%苯扎氯銨、0.2%次氯酸鈉及0.5%戊二醛的滅菌效果均超過90%(見下表)。在以0.2%苯扎氯銨針對芽孢桿菌的滅菌測試中,所有地板上的樣本效果高達 100%,相比其他消毒劑效果較為顯著。酸性電解水針對芽孢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滅菌效果分別只有77%和89%。
消毒劑 | 平均滅菌率 (%) | |
芽孢桿菌 | 金黃色葡萄球菌 | |
0.2%次氯酸鈉 | 92.5 | 95.0 |
酸性電解水 | 76.8 | 88.9 |
0.2苯扎氯銨 | 92.8 | 94.7 |
0.5%戊二醛 | 90.5 | 96.5 |
注1:每個手術室均有約 40-50 個樣本採集點,包括地板、牆壁、手術臺、手術燈、門把手、電源插座、架子和天花板等。
QAC被認為是適合在公共環境中使用,從而減低有害微生物的消毒劑。透過測試結果,作者指出QAC消毒劑對醫療器材的損害最少。同時,在手術室內使用霧化QAC能夠覆蓋相對狹窄的縫隙及對地板進行全面消毒滅菌。